庖丁為文惠君殺牛,不論是用什麼方法,都立刻使皮骨分離,並且發出的聲音有如「桑林」與「經首」美妙的音樂,文惠君就問他說:「你真是太厲害了,你的刀法怎麼會如此高明呢?」庖丁說:「我所喜歡的是事物的道理,遠遠超過技巧這階段上,開始學殺牛時,不懂得牛的結構,一整頭牛往往不知從何下刀,經過三年的磨練之後,眼前所見的已經不是一頭全牛了,而是心神領會,停止一切感官知覺的活動,順著牛的生理結構,切開筋骨的縫隙,刀子悠游於骨節間,經絡相連和筋骨盤結的地方碰都每碰一下,何況是大骨呢?」技術高明的廚師,每年只要換一把刀就可以,因為他們是用刀來切肉,反之,一般笨拙的廚師,每個月都需要換新刀,因為他們是用刀來砍肉,而現在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,所殺的牛也有幾千頭,但刀刃還像剛磨過刀一樣鋒利。是因為牛的骨節有縫隙的,而刀刃卻是沒有厚度,以沒有厚度的刀遊走在有縫隙的骨節間,自然是可以得心應手。」文惠君聽完之後便說:「說的很對,你的一番話,使我領悟到了養生之道!」
庖丁解牛 莊子
文體論說文 / 寓言
寓言的特點1.內容虛構;
2.多以故事說理;
3.多用比喻、象徵、誇張、擬人等手法。
運用寓言說理的好處1.將抽象的道理用具體的故事表達出來,令人容易明白。
2.生動具體,內容豐富而有趣,增加吸引力。
一、提出養生之道的原則及其好處。 第1段
要點說明
莊子對追求知識的看法1.人的生命有限,但知識卻無窮。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,只會傷身淘神,十分危險。
2.如果明知危險還要勉強去追求,更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和精神,不符合養生之道。
養生的原則1.不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無盡的知識,以免身心疲乏。
2.不受世俗中善惡榮辱的觀念束縛,既不刻意為善追求名聲,也不隨便作惡以致受刑罰。
3.依循緣督以為經的原則,也就是處世待人要順應自然,不作強求。
養生的好處若能順應自然來行事處世,就可以有益身體、保全天性、存養精神、盡享天年。
「養生主」的含義即如何攝養生命的主體―― 精神。
莊子認為人的身體,不過是精神暫居之所而已。死亡不過是自然現象,不值得為生死而喜而悲。
莊子的養生之道,只在於如何攝養精神,不因外物而傷害自然本
性,不因外物而使天賦的壽命夭折而已。
二、以庖丁解牛的故事說明養生之道。 第2-5段
2.有承上啟下的作用
(1)承上:由庖丁解牛技術的高超,引出文惠君的讚歎。
(2)啟下:由文惠君的詢問,帶出庖丁說明解牛之道。
文惠君說:「善哉!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。」
此話在結構上的作用總結全文:
提出「養生之道」的道,收結全文。
總結:
庖丁解牛的三個階段(喻體)人行事處世(本體)
1.初學解牛:
沒有技術和經驗,看到的只是整頭牛,不知道牛體的內在結構和筋骨分佈,也找不到骨節、筋肉之間的空隙。一個人沒有處世經驗,不了解世事的紛亂煩擾,更不懂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。
2.解牛三年後:
已掌握解牛的技術,看到的不再是整頭牛,而是牛體的內在結構和筋骨分佈,但仍未達到揮灑自如、得心應手的境界。一個人已明瞭世事的紛亂煩擾,但仍未能準確地把握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。
3.學會「以道解牛」:
不但對牛體的內在結構和筋骨分佈瞭如指掌,解牛時更不須用眼去看,只憑精神去感覺,就可以在牛體的筋肉空隙處下刀,避過骨頭和筋脈交結的地方,順應牛體的天然結構和筋肉肌理來切割。一個人不但明白世事的紛亂煩擾,而且能感悟到養生之道,順應自然,不作強求,巧妙地避過一切困難障礙,令人生自然順暢。
庖丁跟族庖、良庖的比較
喻體本體
族庖:
對牛體的內在結構和筋骨分佈一無所知,宰牛時砍牛骨,令刀刃容易受損,每月要換刀一次。對世事認識不深、違背養生之道的人:
他們往往受世事的表象迷惑,不明白事情的真相。處世無方,處處碰壁,使精神大受損傷,生命早逝。
良庖:
技術較佳,能用刀避開骨頭,但用刀去切割筋肉,所以刀子仍會受損,每年要換刀一次。不善養生的人:
雖然明白自然之道,但未能以順應自然的態度處世,故精神仍會受損,難以盡享天年。
庖丁:
1.順著牛體的自然肌理下刀,從筋骨、骨節間的空隙運刀;
2.依著牛天生的結構,不碰牛的經脈相連和筋肉盤結的地方,更不會碰著大骨頭。
3.當遇到筋骨盤結之處,就特別小心謹慎,提高警覺,集中視線,動作緩慢,看準關節,才輕輕下刀。
結果刀子在使用十九年後仍絲毫無損,鋒利無比。善於養生的人:
能夠順應自然,不作強求,避開了一切困難障礙,使精神免受損害,得享天年。
作法特色
要點說明
說理技巧1.層層遞進
(1)莊子把庖丁解牛的經歷分為三階段,先是「所見無非全牛者」,接著是「未嘗見全牛也」,最後是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」。將庖丁的解牛技巧逐步提升,「進乎技矣」,達更高層次的道。
(2)莊子以宰牛而養刀的道理去說明養生之道。由「族庖月更刀」,「良庖歲更刀」,以至庖丁「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」,保養刀就如保養精神,逐層說明。
(3)在庖丁解牛的故事中,先寫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術,再以文惠君對庖丁的讚歎,引出庖丁對解牛的高見,最後寫文惠君因此而領悟到養生之道,層層深入。
2.善用比喻
(1)刀比喻人的精神。(在處理事情時,要不讓精神受損。)
(2)牛比喻世事。
(3)解牛比喻處理世事。
(4)解牛的方法比喻處事的方法和態度。
(5)族庖比喻堅執蠻幹的人。
(6)良庖比喻比較圓滑、但仍有執著的人。
(7)庖丁比喻善於養生的人。
留言列表